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先生解除了實施39年的戒嚴令。當時之所以解嚴,主因應是外在的,包括了中國大陸以及蘇聯先後「改革開放」所造成的冷戰體制鬆動;但也有內在的原因,包括新生力量的挑戰與國民黨統治意志的衰退。至今20年過去,比起1990年的學運、或是2000年的政黨輪替,解嚴對於台灣的意義,似乎聞問者較少。確實,由於解嚴乃是統治者的決策,與此前或者後來大規模民眾參與促成的運動性變化性質不同,在歷史上的位置也就不會一樣。但是,如果說解嚴代表整個社會逐漸回到常態的政治生活,那麼20年來的諸般現象,應該更能展示這個社會的根本性格所在。掌握這種性格,是我們要以解嚴為本期《思想》專輯主題的用意所在。

  李丁讚、馮建三、張鐵志、廖元豪四位,分別從社會運動、傳播媒體、民主與資本主義、以及人權法治幾方面,對解嚴之後台灣的得失成敗,提出了全面的分析與評價。他們對解嚴寄以厚望、對解嚴之後的發展給予肯定、但同時也在社運政治化、媒體資本化、金權政治、以及弱勢人權幾方面,指出台灣社會必須正視的難題。應當知道,如今這些問題已經無法歸咎於一個凌駕在上的威權體制,而是台灣社會內部的共同責任。

  從較為寬廣的視野來看,解嚴對整個社會造成的改變雖然可觀,可是其間的不變也需要面對。在我們所關切的思想、文化、學術領域,變與不變的對比,更值得玩味。解嚴以來,台灣的文化意識、價值意識、所處世界的意識,都呈現了多少的移轉,可是基本的軸線如今何在,需要進一步的探討。除了本期發表的四篇力作,本刊又在十月舉辦過「後解嚴的台灣文學」座談會,邀請陳芳明、唐諾、劉亮雅、張錦忠幾位共聚一堂切磋攻錯,其內容可望在下一期的《思想》發表。

  至於文學之外,戒嚴與解嚴對於哲學、史學、乃至於社會科學,又造成過甚麼影響呢?如果影響不大,那是因為台灣的戒嚴狀態原本即無傷於這些學門呢?是因為解嚴原本只有政治意義,並沒有改變社會結構與集體意識呢?還是因為台灣的思想文化學術與戒嚴體制原是同源,都是冷戰、反共、以及威權式現代化的產物,只要解嚴後的局面因襲著這些大環境因素,也就無礙於思想文化學術二十年來的新瓶舊酒相安無事?

  在本期的眾多精彩文章之列,我們要請讀者特別注意劉世鼎先生關於澳門五一抗議遊行的討論。常有人說,要透視一個重大社會事件,需要兼顧「結構」與「形勢」兩方面的分析。在這方面,劉先生的大作堪為典範。這樣的觀察視野,同時呈現長期的趨勢與當下的動態,讀者自然會認識到事件的來龍去脈與過程的生動真實。本刊盼望繼續發表這樣的社會分析。

  「思想筆談」則是本刊新闢的欄目,旨在促進中文知識界的對話與互動。本期針對自由主義當前處境的討論,即是由大陸、香港、台灣多位學者共同促成。在這個天涯比鄰的時代,類此的專題對話機會仍屬可欲不可求,我們很珍惜這樣的機緣,相信讀者也能領會其間的深意。

目錄

陳瑞麟:論「真」
萬毓澤:「當前的問題即歷史問題」:90年後回顧俄國十月革命
劉世鼎:澳門的新殖民主義:透視2007年五一大遊行
解嚴以來:二十年目睹之台灣
李丁讚:社運與民主
馮建三:台灣傳媒及其政策變遷20年:以中國為背景與想像
張鐵志:台灣新民主的詛咒?——金權政治與社會不平等
廖元豪:法治尚稱及格、人權仍須努力:解嚴後的台灣憲政主義發展
思想筆談:自由主義的處境與未來(上)
江宜樺:自由主義的處境與未來
許紀霖:政治自由主義,還是整全性自由主義?——思考當代中國知識和文化領導權
高全喜:現代自由主義如何應對美德問題?——以麥金泰爾所謂「休謨的英國化顛覆」為例
應奇:擺盪於競爭與和解之間:當代自由主義之觀察
思想狀況
鄭鴻生:台灣人的國語經驗——尋回失去的論述能力
劉蘇里:知識人的眼界與立場
思想鉤沉
李有成:1902之霍布森
雲也退:桃莉絲.萊辛:誤讀中煉製的火藥
新書序跋
單德興:越界的創新,創新的越界:《越界與創新》代序
思想采風
黃瑞祺:會見哈伯馬斯訪問紀要
陳瑋鴻:不讓眼淚模糊雙眼——猶太浩劫研究之父逝世
馬慶:泰勒新著:論世俗時代的信仰
致讀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3215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社運與民主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所


1980年代,各種社會抗爭風起雲湧,是台灣社會運動的黃金年代。剛開始時,社會運動的形式以劇烈的肢體抗爭為主,稱之為「自力救濟」,其中又以對環境污染的抗爭為最主要。1986年6月,鹿港反杜邦設廠,發動戰後台灣第一次大型的示威遊行。從此,環境抗爭形式也逐漸由之前的肢體抗爭改變成理性溫和的示威遊行。1987年解嚴,示威遊行旋即逐年大量增加,到1990年前後,達到最高峰。這是遊行示威的年代,台北街頭壯烈的遊行隊伍,仍然是很多這個年代人的共同記憶。但是,大約從1993年開始,遊行示威開始逐年遞減,社會運動的形式又有了大的轉變。在環保的領域裡,專家遊說逐漸取代遊行示威,其他領域也都有類似的情形。民眾的動員不是沒有,但都是小規模的動員,而且都是特定議題的直接相關者,這些群眾主要是「支援」專家的遊說,數量不多。真正的戰場是在冷氣房內部,是社運專家與政府官員之間的言語攻防,而不是支援的群眾身體。很明顯的,社運抗爭的暴烈程度又進一步下滑了。從1980年代初期的肢體抗爭,到1986之後的示威遊行,再到1993九三年之後的專家遊說,社運的抗爭形式經歷了兩次的轉變,群眾肢體的參與卻越來越少,暴力的程度越來越低。林文源和我稱這個過程為「暴力的馴化」。

其實,93九三年之後,除了環保領域出現的專家遊說這種新抗爭形式之外,有一些更接近所謂的「新社會運動」的社運形式也相繼出現,這些新型態的社會運動與過去大型的遊行示威有很大的差別,特別強調參與者的主動參與,而不像過去社運那樣,群眾只是被動員的對象。這是很不一樣的社會運動,包括「社區總體營造」,以及一些更小型的人權運動,如性/別人權、弱勢人權、新移民運動等。這些運動雖也有靜坐抗議,但都沒有大型的遊行示威,更少使用暴力,其實與上述「暴力的馴化」是一致的。2004年兩顆子彈發生後,有大型的族群動員,之後又有「紅衫軍」、「挺台灣大遊行」等,也與族群動員有關。這些族群動員的人數,往往高達數十萬人,比90九0年前後社運最高潮時的大型遊行示威更有勝之。但儘管規模很大,暴力衝突卻很少,與之前的社運大為不同,又一次呼應「暴力的馴化」。

為什麼暴力會馴化呢?解嚴後,遊行示威突然大量暴增,為什麼?93年之後,遊行示威則開始大量減少,變成只是社運專業人士的支援配角,為什麼?新型態的社會運動為什麼會出現?跟民主的關係又是如何?而且,整個抗爭的次數雖然沒有減少,但暴力的成分卻大為降低,為什麼暴力會逐漸馴化呢?這跟整個民主政治的關係又是如何呢?這是本文主要的問題意識。
 

 

 

 

智能穿戴產品從誕生至今一直存在爭議,因為大家對於它的正確定位乃至未來形態都沒有統一意見。先不說細化功能,就錶盤形狀的選擇就足夠各種群體爭議半天。尤其在Apple Watch率先站立於矩形錶盤頂峰的前提下,安卓廠商對產品的外觀設計就更顯謹慎,甚至認為圓形錶盤會是他們生存下來的最優方案。回歸主題,這次OPPO Watch給本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大膽"——矩形方屏、頂級配置,乃至作為OPPO打入IoT智能生態的第一款產品就以1499元起售的價格面世。只不過,這種一步到位的方式卻更容易激起像我這種數碼產品愛好者的興趣,自發布那天起我就決定:盤它! 深入評測,到底如何進行? 使用幾天之後,筆者決定對OPPO Watch進行一次深度評測分享,從外觀設計、硬體參數,再到實際系統交互體驗、續航能力乃至差異化亮點進行一次全方位剖析,看看這接近兩千元的售價是否物有所值。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看看OPPO Watch能否撐起Android穿戴設備一邊天,以最強的姿態抗衡iOS產品。 ... 產品簡介以及一點購買指引 OPPO Watch目前提供的版本相對有限,主要分為41mm以及46mm兩種尺寸以及三款不同配色機型,售價1499元起。最簡單的購買指引就是女生選小尺寸版本,男生推薦選擇46mm錶盤,也就是筆者這次分享的版本。因為OPPO Watch屬於尺寸相對較大的表型,因此小女生不一定能輕鬆hold住。 ... 外觀設計:數碼產品味道較濃,從設計表明身份 如果大家對於開箱細節有興趣,不妨參考筆者上一篇關於OPPO Watch開箱文章,而這篇文章會更加傾向個人對於產品的真實體驗與個人見解。之前我也曾經說過,因為包括Amazfit、HUAWEI Watch、Amarini Watch以及努比亞阿爾法等同類產品都有購買經歷,所以本人對於這類穿戴產品的敏感度理論上會相對較高。在上手OPPO Watch的第一時間,筆者就能夠從其大致的外觀設計了解OPPO用意——是的,OPPO Watch就是一款智能數碼定位傾向產品。 之所以如此定義,其實最大的標識就在於OPPO Watch捨棄了傳統手錶產品必備的圓形錶冠設計,改用為數碼味道更重的實體條狀按鍵,相信愛好鐘錶收藏的朋友也肯定深有其感。 ... 在外觀確認之後,相信大家最為關注的就是OPPO Watch上手感覺,那麼就從錶帶開始說起。採用氟橡膠材質,OPPO Watch錶帶實際體驗與我們熟悉的普通矽膠以及TPU材質並不一樣,其細膩感更強之外,最重要的是輕量化以及透氣性更佳,就算在劇烈運動之後手腕的水汽也能夠輕鬆排去,這是氟橡膠材質帶來最大的優點;當然,缺點同在,這條錶帶對於粉塵的沾染也是十分敏感,幸好清潔也是相對輕鬆的。 佩戴方面,OPPO Watch加入運動型手錶主流的卡扣+固定環方案,通過兩段式佩戴相對於傳統卡扣或者卡針的方式顯然更為方便,完全不需要其他人輔助。如果硬是要細說一番,那大概就是該款產品體現了OPPO對於產品設計的用心以及人文關懷,但更多的會是表現OPPO對於智能生態的決心體現。 ... 或許OPPO推出的一鍵拆卸方式可能在大家眼中也並非太大的亮點,但經歷過多款智能手錶的筆者就表示非常欣喜了。縱觀此前各種"理工男思想"的智能手錶產品,他們依然不願意放棄追求最舊式的錶帶更換方式,更有甚者,還保留了頂針式打孔(必須藉助專業工具方能拆卸)。正因為這樣,OPPO Watch給我帶來的愉悅感在開啟設備之前就產生了。 ... 表殼背面擁有包括環境光、陀螺儀、地磁、電容&心率以及氣壓,足足加入了五顆密密麻麻的傳感器,加上底部的無線充電觸點真心讓人犯起了密集恐懼癥。然而,OPPO Watch採用成本相對高昂的陶瓷材質,就讓這些密密麻麻的傳感器以及按鈕都顯得"無感"。傳感器等模塊區域肉眼可見的凹凸感,居然從戴上手的一刻就瞬間消失了,可見這塊手錶的人體工學設計同樣花了不少心思。 ... 而關於OPPO Watch這塊螢幕相信也無需太多介紹,3D柔性曲面、AMOLED材質、1.91英寸(46mm版本)、既符合視網膜也能夠控制功耗的326PPI參數,各項已經做到了同類產品的頂峰。實際觀感方面,OPPO Watch螢幕色彩表現大概是目前市面同類產品的最極致水平,尤其AMOLED材質特性之下,沒有反光散射的純黑背景顯得非常舒適。另外,同樣由於材質特性,OPPO Watch實際螢幕顆粒感還是存在的,尤其是眼睛對於越小尺寸螢幕的專注度會變得越高的情況下,顆粒相對明顯。 關於外觀顏值筆者也不多評論,因為大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審美。而從實際佩戴舒適度以及產品工藝材質出發的話,OPPO Watch則很好地繼承了OPPO在智慧型手機的優良傳統,實物質感與手感都非常到位。 ... 健康APP:通用性強,足夠簡潔到位 我們必須看到一個重要方向,OPPO Watch自帶高通驍龍芯+Apollo雙晶片,並且支持eSIM通訊,擁有藍牙、WiFi、NFC、雙GPS等獨立模塊,嚴格來說它就是一款能夠獨立運行的產品。因此,打造相關APP也就必須做到充分的拿捏,也必須將自主權留給手錶,不能對後者有過多的參與。 而OPPO對於"健康"這個APP的拿捏確實十分到位,因為手錶並非該APP的首頁項,甚至功能細節也傾向做手機與手錶之間的互通互聯,而非將OPPO Watch作為智慧型手機的附屬品。 ... 除了錶盤管理等常規操作之外,健康APP主要可以將智慧型手機的APP通知投送到OPPO Watch當中,並且能夠進行一定的健康設置。如果你是OPPO智慧型手機用戶,相信也看得出筆者連接OPPO Watch的並非同品牌手機。是的,健康APP支持任意Android手機進行下載安裝,但目前他們似乎沒有支持iOS系統的意向,可謂建立Android智能穿戴生態的立意非常堅決了。 ... 交互體驗:獨立系統深入定製,告別不便與bug 相信不熟悉安卓智能穿戴產品的朋友對於這個標題肯定感到詫異,什麼叫"告別不便與bug"?其實谷歌在很早之前就希望能夠打開智能穿戴市場,但無論Android Wear還是Wear OS始終都沒有任何突破,各個廠商也被谷歌系統牽著鼻子往前,使用這個充滿bug更從來不談節氣地的系統。這次OPPO為了OPPO Watch特意重新推出ColorOS Watch定製系統,對功能、底層、交互都做了充足的優化與簡化,最重要的是加入更多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交互邏輯。簡單來說,OPPO Watch整體系統交互就像是一臺濃縮的智慧型手機。 ... ColorOS Watch整體風格傾向簡潔,而黑底加上合理的配色就讓圖標UI顯得更加舒適,同時突顯AMOLED螢幕的優勢。有意思的是,ColorOS Watch貫徹了當年羅永浩曾經強烈提出的"去文字化"理念,圖標去除文字之後確實能讓小尺寸錶盤視野變得更大。當然,就算對於常見APP圖標敏感的用戶,也必須通過逐一打開各個程序來確定各自的具體功能,也就是說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 ... 另外,就如標題所說,ColorOS Watch確實是在盡力簡化智能手錶的操作交互。相對於傳統"長按+編輯"更換錶盤的形式,OPPO Watch直接將左右滑動都交給了錶盤切換,喜歡收集數字錶盤的朋友肯定會覺得非常nice。 ... 繼承ColorOS一貫好口碑的審美,OPPO Watch內置的原生錶盤普遍有著高顏值。響應生態建設,包括Art+等錶盤就能夠與OPPO手機主題商店進行互通。此外,每個錶盤通過AI改變顏色搭配都可以進行二次修改,可玩性與新鮮感並存。 ...... 而兩個實體按鍵的功能也分工明確,功能按鍵負責主頁(打開與返回主頁)功能,而電源按鍵則可以作為快捷功能呼出按鈕。綜合上述兩大不同功能,大概就可以解釋為什麼OPPO Watch必須保留兩個實體按鍵了。 ...... 交互邏輯方面,上劃呼出通知欄、下滑打開快捷按鈕的模式也與智慧型手機一貫邏輯接近。不過目前消息通知也並不支持一些諸如股票等常用信息駐留預覽,快捷功能按鈕也沒有提供額外的功能排列編輯,顯得有些單薄。 另外,讓筆者比較不爽的是,只要沒有開通eSim,一個碩大的紅色標記(系統菜單左上角綠色標記)就時刻出現,讓這緊缺的螢幕面積變得更加捉急了。 對於資深的數碼玩家,相信OPPO Watch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菜單層級極限控制。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幾乎看不到需要點三次以上才能進入的系統設置項。僅二級的菜單無論操作效率再到操作舒適感都得到提升,光這一點就足以將一種採用原生Wear OS的產品甩一條街! ... 前面筆者也多次提及,OPPO Watch應該被定義為一款獨立終端產品。包括WiFi(2.4G/5G)自主連接、藍牙(4.2)配件連接以及內置的GPS模組都足以讓你脫離手機單獨使用。當然,OPPO對於這塊手錶的使用頻率控制也顯得謹慎,諸如瀏覽器、備忘錄這些需要大量操作與文字輸入的應用暫未提供。 ... 關於OPPO Watch的亮屏方式、時間也是不少人關注的重點,這裡就一次過解惑吧。OPPO Watch支持常見的抬手亮屏,並且基於AMOLED螢幕省電特性同樣無縫支持點擊螢幕亮屏;此外,在強大的傳感器支持下,自動亮度/手動亮度調節都一一具備,而系統支持最長亮屏時間為60秒,這些功能均交給用戶自主開啟/關閉,自由度足夠。但是,或許考慮到續航問題,目前並沒有發現螢幕常亮功能。 ... 因為擁有獨立的揚聲器以及麥克風,OPPO Watch支持Breeno語音交互,同時能夠通過語音喚醒。儘管目前可互動範圍有限,但這也是一個建設IoT生態的重要入口,也是OPPO Watch成為智能中樞的重要保證之一。 ... 運動達人必備,包含大量健康相關功能 OPPO Watch擁有心率傳感器,可以進行心率的實時測試以及提供日常/運動心率預警功能——是的,部分友商產品光靠該功能就足夠撐起半個發布會,乃至一個完整的健康智能手錶生產線。 ......... 由於OPPO Watch所含的運動健康功能實在過於豐富,筆者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會是其"強迫癥式"的運動檢測功能。我們可以通過OPPO Watch設定運動時間、次數監測,數據的詳細記錄以及全方位的運動提醒。據悉OPPO選擇國家體育總局獨家合作方GoMore作為技術支持,提供專業的AI運動算法、動作演示以助力運動方案定製。摳細節的OPPO,甚至連深呼吸鍛鍊也拿出來作為單獨APP"監督"用戶要熱愛運動、注意健康、擁抱生活…… ... 通訊能力:聊聊對軟體擴展與eSIM的看法 ColorOS Watch擁有獨立的軟體市場,但目前APP數量並不算太多,通訊應用也只有QQ(沒有微信)。關於智能手錶僅兼顧消息提醒還是做到雙向互動社交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而筆者個人也沒有100%的看法。或者,廠商需要去做的大概是把選擇權留給用戶,而他們自身只要盡力完善相關軟體生態即可。 ... 至於eSIM,由於體驗時間有限筆者也沒有進行更深入的體驗,而獨立通訊模塊的加入就是讓OPPO Watch擁有更可能,甚至脫離智慧型手機獨立運行。OPPO這一次也是顯得十分良心,因為全版本OPPO Watch均支持eSIM通訊功能,消費者就無需為是否選擇行動網路版本而糾結,也不用擔心會落下一些差異化體驗了。 ... 而全功能NFC模塊其實也屬於通訊的一部分,對於一款智能手錶,OPPO Watch其實只需要支持交通卡就基本足夠了。或許OPPO Watch的近場通訊功能在大多數場景會作為無NFC功能智慧型手機的補充,其實就連內置的支付寶二維碼支付功能其屬性也十分接近。 ... 充電與續航:算是讓行業邁進一步 OPPO Watch的充電方式與市面上大多數產品一樣,需要特殊的觸點式充電底座作為支持,這也就意味著出門在外大家還是得增加一件需要攜帶的配件。區別於常見的5W充電,OPPO推出Watch VOOC閃充方案,其功率達到了7.5W(5V/1.5A),對比之下確實也有50%的提升。就像萬年不變的剃鬚刀充電效率那樣,為了保護那顆小體積以及小容量的電池,合適的充電速度基本就能夠滿足消費者了。 ... 充電效率實測,OPPO Watch從0%到100%充滿時間大約為80分鐘,與官方宣傳的75分鐘基本接近。值得注意的是OPPO Watch充電速度相對平穩,並不會出現智慧型手機那種"先快後慢"的邏輯,因此日常較為著急的朋友得多多注意及時充電了。 ... 續航測試方面,OPPO Watch理論續航時間約40小時,而實際測試肯定存在差異。筆者發現OPPO Watch耗電大戶會是功放以及WiFi模塊,兩者打開之後耗電明顯上升,而AMOLED螢幕的耗電值則因為其材質特性比想像中更為理想。如果日常使用的話,其續航時間大約在一天半左右,而重度使用可能3小時就能將其電量完全耗盡,筆者這裡強烈建議各位如果中重度使用的話,儘量做到一天一充吧。 ... 此外,OPPO Watch還有基於一顆低功耗Apollo晶片的長續航模式,打開該模式之後它只會保留通知、計步、心率以及NFC功能,並在錶盤上直接用數據提示。用戶可以使用電源鍵進行切換,或者手錶電量剩餘20%以下系統也會提示開啟。相對於競品省電模式功能一刀切的做法,OPPO Watch還是選擇保留基礎功能以免丟失智能手錶的核心作用,也算是一種行業新思路。至於超長續航測試,由於筆者上手OPPO Watch時間目前無法達到官方理論的21天,這裡暫時就不詳細提供了。 ... 戳中本人痛點:自定義圖片錶盤 上文也曾經說到OPPO Watch內置錶盤已經足夠好看,但更能戳中筆者痛點的,還有這個可自定義圖片錶盤的功能。如果你在官方資源硬是找不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款style,那麼自定義照片就讓OPPO Watch帶來無限的玩法,不信你看看: ......... 通過智慧型手機壁紙、生活實物以及智能手錶的壁紙統一聯動,OPPO Watch可以給使用者最佳的搭配調性,也讓這個小物件能夠快速融入屬於自己的生活。 ... 深度使用總結:完成度足夠高的旗艦產品 與之前的開箱分享一樣,本人對OPPO Watch的總結依然是"完成度足夠高的產品"。但經過深入體驗之後,它還多出了旗艦標籤:可能是Android智能穿戴生態最好的螢幕、到位的做工與產品質感、足夠接地氣的定製系統與交互邏輯,還有大量傳感器以及eSIM帶來的豐富功能擴展。可能大家會發現筆者並沒有在體驗內容回應標題的"黑科技",其實,將業界各項頂尖的硬體技術以及優化能力集於一身,OPPO確實讓OPPO Watch成為一款能夠獨立於智慧型手機運行的完整產品,這就是它制勝的"黑科技"。留給用戶最大的自由選擇權,OPPO甚至做到讓產品快速融入大眾生活,讓人有一見鍾情的感覺。 就像平板電腦市場一樣,人們總希望能夠有一款基於Android系統的產品能夠扛起生態大旗,而這次OPPO一步到位的產品設計選擇就為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當然,擁有頂級的硬體其實還不足夠,接下來OPPO肯定會快速打開IoT智能生態市場,推出更多周邊產品。而OPPO Watch的持久體驗能否讓大家滿意,就看OPPO能否將其打造為最便捷的IoT智能中樞了。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MJAAQ3B.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387424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西屯常常心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大雅頻尿看什麼科台中肌肉疼痛治療中醫
南屯噁心治療中醫 霧峰肩膀緊繃酸痛治療中醫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中醫診所豐原常常心悸治療中醫 龍井便秘或腹瀉看什麼科 看診認真的中醫診所西屯頭部發麻中醫推薦 神岡頭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把脈超神的中醫診所太平區胃脹看什麼科 西屯昏眩治療中醫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ti71rq13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